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吴玲 李波 李双建)8月30日至31日,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乡村振兴法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“2025年第二次全体会议”和“农村集体土地改革主题交流会”在山东济南举行。益阳市政协委员、益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、湖南天声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科受邀在本次全国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《法律赋能,激活要素——破解农村土地改革“市场信任”难题的益阳实践》的主题演讲,向全国律师同仁分享了来自基层、鲜活生动的“益阳经验”。
破解“信任”难题,益阳方案引发全国关注
在乡村振兴的大棋局中,如何盘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源,引导城市资本放心下乡?李科认为,改革的内核不仅要关注“人、地、钱”要素匹配问题,还要考虑“市场信任”的重构问题。
这一深刻洞察,源于他作为益阳市政协委员的长期履职与深入调研。其撰写的《关于运用“两书一鉴证”模式助推我市“四地一水面”改革试点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》提案,获得了益阳市农业农村局的高度评价和书面答复,为益阳的改革路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法律视角和制度工具。
从“纸面”到“地面”,法治化改革结出累累硕果
“益阳经验”的成功,关键在于构建了一套以法治为基石的制度体系。李科在分享中用一组组详实的数据,展示了这座“信任桥梁”的强大成效:
● 市场用“溢价”投票:通过全市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,线上交易价格实现了平均20%的溢价!
● 资本用“脚”投票:今年1至7月,益阳全市农林牧渔业投资,同比实现了96.3%的爆炸式增长!
● 百姓用“口碑”投票:在赫山区的改革试点村,村民入股签约率超过99%,预计今年村民人均可增收200至600元。
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,是益阳市建立的“银行+保险+担保+政府”四位一体支农模式、设立的1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、以及100%的纠纷调处率等一系列制度保障。
律师担当:从“消防员”到乡村振兴“工程师”
李科强调,在新型的乡村振兴改革中,律师的角色正发生深刻转变:从被动解决纠纷的“消防员”,升级为主动参与顶层设计、构建制度的“工程师”。
在益阳赫山区的试点中,“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、入股合同的审查”,已成为关键举措。这正是律师将专业智慧融入基层治理,从源头为改革注入法治基因的生动体现。
李科不仅在本次全国律协专委会工作会议上推介益阳特色和经验,更扎根益阳本土,通过所在政协委员工作室履职,深入田间地头,为乡村文旅项目、集体经济发展提供“零距离”的法律服务,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法律人的使命与担当。
责编:杨绍银
一审:杨绍银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